為什麼香港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國際企業?是什麼讓其稅制如此具有優勢,它的結構是怎樣的?我們在本文中探討這些問題及更多內容。
香港被公認為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之一。這一地位歷史上根植於其戰略位置和獨特的金融系統,這在大多數其他國家是無法比擬的。這些因素使香港成為幾乎所有全球企業的理想目的地。
香港吸引力的關鍵在於其獨特的稅制框架,採用兩級稅制結合地域來源原則。這個系統允許在香港註冊的公司,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國際上開展業務,都可以優化其稅務責任,大幅減少甚至完全免除企業利潤稅。
香港為納稅實體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包括對小型企業的較低稅率、對其他來源利潤的利潤稅豁免、靈活的扣除以及透明的稅務管理系統。在本文中,我們將檢視香港稅制的主要方面,並解釋企業如何在這個中國特別行政區(SAR)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完全避免稅務責任。
香港稅制的歷史因素
香港的稅制最初是在英國殖民政府的影響下形成的,早在19世紀就為該地區的稅收立法奠定了基礎。自成立以來,香港一直遵循低稅率的原則,這在其早期轉型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這個特別行政區(SAR)保留了其自主的稅制和基本原則,包括地域稅制。這種延續性使香港在政治地位改變的情況下,仍然是投資者和國際公司的理想目的地。
香港地域來源原則
香港稅制吸引人的基礎是地域來源稅制原則。這意味著只有在香港來源獲得的利潤才需繳納利潤稅。
這一制度的主要優勢在於合法減少與香港來源無關活動的稅務責任。在香港註冊但從事國際業務的公司可以完全避免對在香港以外獲得的利潤繳稅。
要受益於這一原則,公司必須證明其利潤是在香港以外獲得的。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包括:
- 合同簽署地點
- 談判地點
- 合同義務履行地點
- 客戶和供應商的司法管轄區

屬地課稅原則的例子
貿易業務:出口和/或進口
決定貿易公司利潤來源的主要因素是銷售合同的簽訂地點。其他重要變量包括貿易談判的地點和義務履行地點。
例子:如果銷售合同在香港簽訂,則交易所得的利潤將需繳納強制性稅款。
製造業務
如果公司在香港擁有生產設施,則所有來自這些設施製造產品的銷售利潤將被徵稅。
例子:如果某些商品是在香港以外製造的,則只有這些商品銷售所得的利潤將被徵稅。
中介活動
對於提供中介服務的公司,服務提供地點至關重要。如果服務是在香港提供的,則此類交易所得的利潤將被徵稅,無論客戶或合作夥伴位於何處。
香港兩級企業利得稅制度
香港的兩級企業利潤稅制度旨在通過對其利潤的初始部分提供優惠稅率來支持中小型企業(SMEs)。其運作方式如下:

香港企業及非法人企業的利得稅率
公司類型 | 利得稅率 |
商業(首 200 萬港幣利潤) | 8,25% |
商業(獲利200萬港幣以上) | 首 200 萬港幣利潤為 8.25%,超出部分為 16.5% |
非法人企業(首 200 萬港幣利潤) | 7,5% |
非法人企業(首200萬港幣以上獲利) | 首 200 萬港幣利潤為 7.5%,超出部分為 15% |
*非公司製企業包括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

香港稅制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比較
新加坡
香港的稅制因其便利性而受到讚譽,尤其是與新加坡的稅制相比。新加坡也採用地域原則,但存在某些劣勢。新加坡稅制的要點包括:
- 在新加坡以外獲得的利潤不徵稅。
- 來自新加坡境內的利潤按17%的稅率徵稅。
- 在新加坡以外獲得但轉入新加坡銀行賬戶的利潤按17%徵稅。
新加坡對某些小額收入提供部分稅收豁免和其他稅收優惠,但與香港相比,總體稅負可能更高,並且由於需要聘請本地董事,管理公司的成本通常更高。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
在阿聯酋,標準企業稅率為9%,適用於年淨利潤達到375,000迪拉姆(約95,000歐元)及以上的公司。年淨利潤少於375,000迪拉姆的公司免徵稅款。稅收針對在阿聯酋和阿聯酋以外獲得的利潤。因此,如果公司運營良好,總體稅負可能比香港更高。此外,由於較高的國家費用,在阿聯酋管理公司可能更昂貴。
離岸司法管轄區
英屬維爾京群島和開曼群島等司法管轄區對許多公司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完全免除企業稅。然而,開設離岸公司可能存在風險,因為可能面臨國際聲譽問題和有限的全球金融市場准入。
相比之下,香港結合了低稅率、高國際聲譽和進入全球最大金融市場的機會。

香港的稅收優惠和減免
香港提供多種稅收優惠和扣減,這些優惠可以根據公司規模和類型顯著減少應稅基礎。這些激勵措施支持投資、業務發展、環境保護和生產現代化。
讓我們考慮一下可以降低稅率的主要方面,以及無法降低稅率的情況。
香港利潤課稅的一般規則
營業利潤 | 資本利得 |
此類利潤是需要納稅的。 通常指日常營運產生的收入,例如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 | 此類利潤一般不課稅。 這包括出售固定資產或資本資產的所有收益。 |
香港可扣除的營業費用
一般來說,與公司日常運營相關的業務費用通常可以從運營費用中扣除,從而減少公司的應稅基礎。具體這些費用是什麼,我們將在下面討論。
租金和公用事業費用
- 公司辦公空間的租金。
- 公司辦公室的公用事業費用(電、水、電話)支付。
工資和供款
- 員工的工資、津貼和獎金。
- 僱主對退休基金(強制性公積金 – MPF)的強制性和自願性供款。
- 解僱時的工齡補償。
利息和法律費用
- 公司業務需要的借款利息和其他費用。
- 設備的維修和更換
- 與公司活動直接相關的辦公空間、設備和機器的維修費用。
- 參與創造利潤的庫存和設備更換成本。
- 慈善捐款
- 經批准的捐款至少為780港元(約100美元),且不超過調整後應稅利潤的35%。
香港的稅金優惠扣除
香港有一些稅收優惠扣減類別,以鼓勵對各種目的的貢獻。這些包括:
版權和商標
版權、註冊設計和商標的費用。
環保項目
環保項目的資本支出。
固定資產
公司運營所需固定資產的購置年度100%扣除,包括生產設備、電腦設備和軟件。此豁免不適用於租賃或租用購買的設備。
重建和維修
建築物重建或維修的資本支出(5年內定期扣減)。
工業建築施工
工業和商業建築施工的豁免。
香港不可扣除的費用
一般來說,與業務日常運營或旨在創造利潤的活動無關的費用不可扣除。
個人費用
- 家與工作之間的交通費用、國際旅行(商務旅行、公務出差除外)、假期、生日、醫療費用、家庭或私人餐飲
- 與業務無關的娛樂費用。
公用事業費用
- 與公司運作無關的個人性質公用事業費用。
資本支出或損失
- 購置商業場所的費用,與業務無關的場所改進費用。
- 與非用於創造利潤的場所相關的租金或費用。
強制性公積金(MPF)供款
- 超過標準的業主/合夥人的強制性MPF供款。
- 業主/合夥人及其配偶的自願性MPF供款。
稅款和罰款
- 根據《稅務條例》支付的稅款,不包括員工薪資稅。
- 違法的罰款/罰金。
應稅和非應稅利潤和費用均在香港
類別 | 應納稅(是/否) |
營業利潤 | 是的 |
資本利得 | 不 |
可扣除營業費用 | 減少應稅基數(是/否) |
公司辦公室租金及水電費 | 是的 |
公司人員的薪水和繳款 | 是的 |
公司業務貸款的利息和法律費用 | 是的 |
涉及公司產品生產的設備的維修和更換 | 是的 |
慈善事業 | 是的 |
基於稅收優惠的扣除 | 減少應稅基數(是/否) |
版權和商標 | 是的 |
環保設施資本支出 | 是的 |
經營性固定資產 | 是的 |
建築物重建和修繕的資本支出 | 是的 |
工業及商業建築建設 | 是的 |
不可扣除的費用 | 減少應稅基數(是/否) |
私人開支 | 不 |
與公司活動無關的任何費用 | 不 |
創辦人及其親屬向強積金繳納的金額超過標準 | 不 |
稅金(薪資稅除外)和稅金罰款 | 不 |
處理香港的損失
香港的稅收政策還有另一個不可否認的優勢——虧損結轉以正確折舊業務活動。因此,如有需要,公司可以將虧損結轉至未來的稅務期間,以抵扣未來的利潤。其運作方式如下所述。
虧損結轉
一個財政年度的虧損可以結轉至隨後的年度,以抵扣未來的利潤。這將有助於在財務困難時減少稅務負擔,以便在危機後恢復公司的狀況。
不同類型活動的虧損單獨核算
如果公司有多種註冊活動類型,其中一種活動的虧損可以用來抵扣另一種活動的利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香港,有規定專門規範公司內不同活動類型之間的虧損結轉。
香港財政年度
在香港,財政年度或會計年度是用於會計目的和編制財務報表的12個月期間。與日曆年不同,財政年度可以在任何日期結束,只要它涵蓋連續的12個月。
香港公司的第一個財政年度通常從成立之日開始,並在不超過18個月後結束。每個隨後的財政年度在上一年度結束後的12個月結束。
確定財政年度結束日期:
- 由董事決定:公司的董事可以設定財政年度結束日期。如果是這種情況,公司必須及時通知稅務局以發出相關的利潤稅申報表。
- 由稅務局自動設定:如果董事未設定日期,稅務局將自動分配一個日期。然後,利潤稅申報表將寄送至公司註冊辦事處,並已設定提交日期。
常見的財政年度結束日期:
- 12月31日:符合日曆年。
- 3月31日:對應香港政府的財政年度。
然而,如有需要,公司可以設定不同的財政年度結束日期。
香港公司利得稅報稅表
利潤稅申報表(PTR)是香港公司必須提交的年度文件。它用於報告公司的應稅收入並計算應向稅務局(IRD)支付的利潤稅金額。
標準提交期限:PTR必須在稅務局發出的稅單上註明的日期起30天內提交。
延期:公司可以在某些條件下申請延長提交期限,但需經稅務局批准。

提交利得稅申報表所需的文件
公司需要準備一整套原始文件並附在填寫完成的利潤稅申報表上。這些文件包括:
- 公司的財務報表,通常包括:
- 資產負債表;
- 損益表;
- 現金流量表;
- 資本流動表;
- 權益變動表。
- 關於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
- 反映總利潤或虧損的稅務計算。
- 填寫並簽署的年度稅務申報表本身。

不提交利得稅申報表的後果
香港政府要求嚴格遵守提交任何文件的期限。因此,遲交利潤稅申報表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包括訴訟和刑事起訴。
讓我們考慮一下向香港稅務局遲交申報表的主要後果。
遲交申報表(利潤稅申報表,PTR)的罰款為10,000港元。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香港《稅務條例》的各個條款規定了額外的罰款。特別是,稅務機關確定的未申報收入可能需要支付三倍的稅款。此類罰款的存在也會對稅收扣減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還規定了在刑事起訴框架內的責任,並與其他制裁措施一起限制甚至完全暫停公司的活動。
作為經理,您的工作是盡可能透明地經營業務,並在申報所有收入時極其負責。香港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法律商業條件之一,因此如果您希望您的公司蓬勃發展,就不應忽視其要求。
在香港未能按時繳納稅款的最嚴重後果之一是刑事起訴。公司可能面臨的措施包括將首席執行官和整個董事會監禁長達三年。然而,刑事處罰並不意味著免除支付本金、制裁和罰款。
遵守香港法律規定的期限和所有程序對於您的業務正確和不間斷的運作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嚴格遵循國家法規,遵守所有提供數據的期限和程序。

常見問題部分
香港的標準公司稅率為16.5%適用於公司,15%適用於私人公司。對於企業,首200萬港元的年度利潤享有8.25%的優惠稅率,未註冊企業則為7.5%。
在香港以外賺取的利潤免於徵稅,即使這些利潤被轉入公司的香港銀行賬戶,且公司在香港註冊。